叶须内卷齿蚕

Aglaophamus lobatus   Imajima et Takeda
   

  20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标本采集地 福建沿海(水深0—5 m),台湾海峡(潮下带),香港(潮下带、底质泥砂)。
形态特征 体长30—40 mm,体宽(含疣足)2—3 mm,具55—80个刚节。
口前叶近四边形,陷入第1刚节,长大于宽,前缘较平直。无眼。具2对触手,前对位于口前叶前缘,后对位于口前叶腹面前两侧。口前叶中央和后部有褐色色斑。1对乳突状的项器位于口前叶后缘两边(图250 A—B)。
翻吻末端具22个分叉的端乳突,亚末端具14纵排亚端乳突、每排具4—7个乳突且逐渐变小,具1个较小的中背乳突(图250 C)。
指状内须始于第3刚节,以后内卷。

A.体前部背面观;B.体前部腹面观;C.翻吻背面观;D.第5刚节疣足前面观;E.第5刚节疣足后面观;F.第25刚节疣足前面观;G.第25刚节疣足后面观;H竖琴状刚毛。(仿Imajima et Takeda,稍改)
疣足双叶型。约第5刚节疣足,背、腹足的前足刺叶均为圆锥形并小于其足刺叶,背、腹足的后足刺叶为圆叶片状均大于其足刺叶,腹足无上腹须,内须内卷且长于背须,背须位于内须的基部、尖锥状,腹须位于腹足的基部、细指状(图250 D—E)。
约第25刚节疣足,背、腹足的前足刺叶为粗指状且长于其足刺叶,背腹足的后足刺叶变大似叶片状且长于其足刺叶,腹足无上腹须,内须内卷,背须变长且长于内须,腹须细指状(图250 F—G)。
具刚毛3种。横纹(梯形)毛状刚毛位于前足刺叶上,小刺毛状刚毛和竖琴状刚毛(图250 H)位于后足刺叶上。

国内分布